据新华社近日报道,河南新乡警方成功摧毁了一个拥有大量“网红”“大V”账号的特大“网络水军”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76人,涉案金额达5000万元;有自媒体车评人在看到该团伙“可以帮助快速增粉、增加账号热度”的广告后,向其支付了5万元“宣传费”,随后,指定博文的浏览量、点赞量、评论量迅速上涨,并登上了当时汽车榜单热搜。

  快速涨粉、炒热博文、刷单控评……此类网络乱象背后往往指向同一个“罪魁祸首”——“网络水军”。虽然人们对“网络水军”的存在并不陌生,但对其中的“水”究竟有多深可能并不完全清楚。

  从“小作坊”式经营到发展成分工明确、结构完整的产业链,从社会热点、明星炒作到广告引流、电商刷单等诸多领域——近年来,“网络水军”的“势力”不断增强、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操作方式越来越娴熟,甚至成了网络空间的一块“牛皮癣”,“久治不愈”。

  这当中的危害和隐患,不只是“忽悠人”那么简单。除了虚假的点赞、评论、转发外,还有不法分子以曝光负面舆情为要挟进行敲诈勒索,或者非法获取、泄露个人信息,实施网络暴力。可以说,“网络水军”的存在,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也威胁、危害着广大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于这样的“污水”,不能放任自流,必须激浊扬清。

  针对上述乱象,近年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到相关部门开展的“清朗”“净网”等专项行动,打击、治理“网络水军”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之所以很难根除,很大程度上还是“利”字当头。监管部门要从法律和技术上持续挤压“网络水军”的生存空间,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打击力度;相关网站和平台应加强管理,精准识别、及时封堵“网络水军”发布的一些内容和信息;一些自媒体从业者也应自觉抵制网络黑灰产的诱惑,用高质量的内容吸引关注和流量。

  毫无疑问,“网络水军”带来的只是短暂的、虚假的“繁荣”,并不能让“流量”变成“留量”。无论是电商卖家还是互联网内容创作者,都应把重心放在产品质量或作品内容上,以实实在在的“干货”和信誉留住消费者、留住粉丝。让“网络水军”失去“用武之地”,让网络空间更“天朗气清”,需要更多更给力更常态化的打击和整治。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在线

  “绿色在线”创建伊始,坚持以绿色人文,绿色人生的永恒理念,始终坚持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广大客户需求,传播国内外绿色文明、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农业、绿色发展等最新动态信息。为了绿色在线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