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地区,不少农民已经开始摆脱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生产模式和思想观念转变之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对此,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展开探索,在县域范围内建起一块块“共富田”。

  “能不能当‘甩手掌柜’?”

  今年6月,桑落墅镇支家村麦浪翻滚,一片金黄,村里迎来建起“共富田”后的第一个小麦丰收季。村党支部书记支明堂介绍,“我们村有300亩耕地,从种到收都不用村民们操心,到丰收的时候还能按收成分红。”

  “能不能当‘甩手掌柜’?”村里人已经不愿意选择一家一户的小农耕种生产方式。2023年初,惠民县提出“支部带头、试点先行”,在深入分析调研后,决定以支家村作为“共富田村”试点开展土地托管。

  试点村如何在县里“打个样”?支家村鼓励农户采取托管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入股给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土地交由农业公司进行全过程托管服务。收益分红在扣除种植成本后优先保证农户保底收益,剩余部分由村民、村集体、管理者三方按比例分红。

  到底能不能实现增收,支家村支部书记支明堂算了一笔账:“以2023年小麦为例,每亩地毛收入2860元,利润为1640.2元,减去给群众1000元保底收益后,还有640.2元的分红收益。按比例分红后,群众每亩地共收益1300余元,村集体每亩地也有128元的收益。”

  全面推开,得靠“共富服务”

  虽然土地托管工作在深入推进,但各村村情不一,启动资金从哪来、种植技术谁来教、群众如何有共识……个个都是棘手难题。

  惠民县委组织部组织室主任曹宏宇介绍,当地投资打造“共富田”孵化中心,提供农业、农机、核算、人才、金融保险等5项服务。各镇还抽调5名骨干工作人员在孵化中心集中办公,为农民提供政策宣讲、农技培训、项目孵化等服务。

  “以前收割机有的村里多,有的村里少。”桑落墅镇街南陈村一位村民说,“现在给镇农机服务中心打个电话农机就来了。”良丰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农机统一调配后,使用效率提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小麦收割运输正常100块钱每亩,但给到大户能降低到60块钱每亩,一亩地能节省40块钱。”

  据了解,惠民县在全县成立14个镇级良丰农机服务中心,畅通36家土地托管企业和1978户农机大户沟通渠道,组织农业机械3219台,引导不同特色的农机户“抱团发展”,对“共富田”开展全程服务,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惠民县还成立14个镇级核算中心,负责“共富田”成本收益核算工作;创新开展“田掌柜”学堂、“书记论坛”等培训班;与27家农业企业自营贷款机构达成“全贴息贷款”协议……各项服务多管齐下,让村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共富田”连接“共富工坊”

  桑落墅镇的小麦、淄角镇的蓝莓、大年陈镇的水蜜桃、麻店镇的甜瓜等……各村结合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截至6月,惠民县推广了73个土地托管自然村,总面积达21万余亩,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为群众节省种地成本950余万元。

  村集体经济稳步提升,公共服务也更加完善。各党支部将村内闲置宅基地回收、集中连片,利用“共富田”增创的集体收益,盘活废弃学校、厂房等资源,新建村党支部活动场所27处,修建村级道路240余公里,同时推动一批共富工坊项目落地见效,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机械加工、焊接技术、手工编织……依托“共富田”阵地和人才服务培训,镇级孵化中心邀请工厂劳模,按工种开展分组教学。“目前,惠民县打造了336家共富工坊,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左右。”惠民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永新介绍道,“共富田”和共富工坊机制联动,解决了部分村民不种田后的就业问题,有效缓解了一老一小的养育压力,激发了群众勤劳致富的动力。

  原标题:《有了“共富田”,村民当“甩手掌柜”》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在线

  “绿色在线”创建伊始,坚持以绿色人文,绿色人生的永恒理念,始终坚持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广大客户需求,传播国内外绿色文明、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农业、绿色发展等最新动态信息。为了绿色在线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