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定利率3.5%的寿险产品将于本月底下架的预期下,近几个月来相关产品保费“狂飙”。受此影响,6月份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速约达28%。其中,人保寿险、太保寿险和平安人寿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4%、39%和22.8%,均高于公司整体保费收入增速。

  “炒停售”推高新单销量

  据悉,预定利率是指寿险产品在计算保险费及责任准备金时,预测收益率后所采用的利率,其实质是寿险经营者因使用了客户的资金,而承诺以年复利的方式赋予客户的回报。通俗来说就是保险机构提供给客户的回报率。不同于银行理财等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可以随市场情况而调整,寿险产品期限较长,预定利率一旦设定便不可调整,具有刚性兑付属性。

  今年以来,随着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的相继下调,消费者对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投资需求旺盛,高预定利率寿险产品热销,持续推高寿险保费收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今年3月至5月,人身险公司寿险保费收入同比涨幅分别为18.02%、19.66%、25.25%。而从上市险企披露的保费数据情况来看,6月保费涨幅依旧“狂飙”。

  在预定利率下调预期下,产品面临价格上涨压力。据东吴证券测算,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4%、19.5%、3.5%、7.5%和16.4%。3月以来,“预定利率3.5%寿险产品即将下架”的消息不断,“炒停售”营销也随之而来。记者从多位保险经纪人处获悉,近两月最热销的产品为增额终身寿险,此外,部分年金险和重疾险的新单销量也有所增加。

  “与2021年初重疾险‘炒停售’后长期健康险销售持续低迷不同,当前储蓄型业务外部销售环境是持续且明显改善的。即使没有‘炒停售’,储蓄型业务表现本来就不差。”东吴证券研究员胡翔表示,“炒停售”本身不能带来业绩的持续改善,但能从供给侧提升销售队伍的收入和展业信心。

  产品切换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热销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已多次被“降温”处理。早在去年初,原银保监会就曾在相关通报中指向部分增额终身寿险的产品设计问题。彼时,11款增额利率超过3.5%的增额终身寿险,因易与产品定价利率混淆而被点名。去年底,又有一批定价激进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扎堆”下架。

  针对此次预定利率的下调,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寿险公司新开发产品中,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将由3.5%下调至3%,分红型产品和万能险产品的保证利率上限将分别下调至2.5%和2%。其实各家保险公司早有预期,也在积极开发新产品,经过前几个月的摸底与准备工作,目前已纷纷备案新产品。

  据悉,多家保险公司已做好新产品储备工作,预计8月份,将陆续推出一批分红险等利益共享产品,作为新产品加以切换。

  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

  事实上,监管层面下调预定利率,与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有关。原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资金的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76%,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83%。“受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近两年保险业投资端承压。若以3.5%的预定利率计算,投资收益率至少保持在5%以上才可能覆盖保单成本。此外,存量寿险保单中还有大量的定价利率在3.5%至3.75%之间的产品,甚至有的已接近4.02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下调预定利率,那么利差损风险将进一步凸显。”某保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东吴证券表示,无需过度担心三季度新单数据压力。即便预定利率从3.5%下降到3.0%,对追求保本长期稳定收益的客户影响不大。

  招商非银团队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保险产品刚兑的市场稀缺性正在逐步显现,储蓄类产品需求持续存在,后续保费增速预计将逐步恢复正常,而产品定价利率的下调则有助于保险公司化解长期利差损风险,改善经营质量,维护行业稳健发展。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在线

  “绿色在线”创建伊始,坚持以绿色人文,绿色人生的永恒理念,始终坚持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广大客户需求,传播国内外绿色文明、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农业、绿色发展等最新动态信息。为了绿色在线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