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全国民航预计日均运输旅客210万人次。高峰期出行由于航班密集,旅客量大,容易出现拥挤,产生摩擦,也是容易引发“机闹”的时候。到底哪些行为属于“机闹”?遇到这些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机闹”是旅客在民用航空器以及机场等公共场所,实施的扰乱民航运输秩序,危害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的一类通俗说法。

  中国东航客舱部总经理 钟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机闹”情况,就是旅客之间互相抢占座椅,抢占行李架,不听从劝告,吸烟,包括电子烟,在客舱内大声喧哗,外放电子产品。

  此外,像违规开启应急舱门,盗窃、故意损坏、擅自移动航空救生物品等设施设备,对机组人员实施暴力等行为都属于“机闹”行为。7月初民航局部署了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机组“机闹”应急处置培训,提升航空公司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机闹”行为。

  首都机场公安局西航站区派出所所长 张强:我们将采取拘留、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我们将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和个人造成财政损失的,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警方也提醒旅客,遇有突发事件时,控制情绪,理性对待。遵守机舱秩序,配合机组工作人员。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在线

  “绿色在线”创建伊始,坚持以绿色人文,绿色人生的永恒理念,始终坚持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广大客户需求,传播国内外绿色文明、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农业、绿色发展等最新动态信息。为了绿色在线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