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坐标
河北省清苑县冉庄村:地处河北保定市西南30公里的冀中平原上。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30万平方米,现仍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环境风貌,完整保留着高房工事、牲口槽等各种作战工事,地下完整保留着当年作战用的地道3000米,以及卡口、翻眼、囚笼、陷阱、地下兵工厂等地下作战设施,这是冀中平原面积广大的地下长城的缩影。
推荐理由
听说要去“地道战”,不知道别人怎么想,至少我有些兴奋,眼前就出现了曲里拐弯、纵横交错的地下秘密通道,这都是滋养了几代人的电影《地道战》的功劳。几十年风云散去,地面上的村庄,宁静安详。
超出我们想象的战斗细节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东侧的一间屋子里,有一条通向地下的过道。幽暗地道向远处延伸,一路有照明灯和路标,墙壁上身影闪烁。开放的地道经过了水泥加固,有的地方可以容人直立行走,更多的地方高度不足一米,宽度刚够一人行走,我们猫着腰向前行进,空气显得沉闷污浊。有一小段路是木板铺成的,这就是传说中的“陷阱”,导游介绍说,当年这里是悬空的一段,上面盖着茅草,即使敌人发现了地道,也可能会掉进陷阱。这样的场景和电影中的情节吻合。
目前面向游客开放的一段地道主要是地下兵器制造厂,当年民兵们用最简单的工具制造了大量的土武器。兵工厂分工较细,主要有锻轧组、铸造组、机加工组。当时的原料从哪里来呢,据说他们制造的第一批地雷的壳是从京汉铁路扒回来的钢轨。令我好奇的还有烟从哪里排出去,原来这条地道和一户人家连着,民兵就将和地道相连的院墙修成空心,而且墙上留有排气孔,烟可以先通过这些洞排到空心墙里,再由空心墙上的气孔排出。智慧就体现在这些细节处,民兵们还在组装室的边上挖了一口防爆井,弹药万一在组装中出事,可以立即投入井中,以防伤人。在地道的最里侧,一张木桌上一团风化破乱的棉絮,看得人触目惊心———这就是土坦克,用数层被水浸湿的棉被盖住木桌做成,抱炸药包的人在木桌下顶着桌子冲锋,这样可以防子弹。
在艰苦的日子里,人们的创造力比我们对当时的想象要超出很多。如今,铁丝网将游客、那些简陋机器和一段岁月分开。墙体粗糙不平,很像毛坯房,网格在墙面上投下层次起伏的影像。
地下战场与日常生活相连
电影里的镜头在冉庄都能够找到对应物,电影中说“水是宝贵的,应让它回到原处。”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灌地道,冉庄的地道与水井相连,无论敌人从哪口水井里灌地道,水都会流回原处,水井的用处很多,可以用来作地道内排水、取水、通风用。在冉庄抗日村公所里还有一处极为隐蔽的地道口———地平面地道口,将地道口封上,就和地面融为一体,隐蔽性很强。电影中的假武工队来冉庄刺探地道斗争情报的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地道口下面的地道可以通往地下战场的四面八方。试着将这“地平面”拉开或者关上,非常困难,地道口和地面接触的地方已经锈迹斑斑。堂屋的桌椅上蒙着厚厚的灰尘,一把破茶壶立在桌上,据说这里原来陈设了国家级文物,一盏抗日时期的油灯,结果去年黄金周的时候,不知道被哪位游客拿走了。
地表那些硝烟的标签
十字街头是冉庄村的中心地带,电影中的老槐树就在这里。1965年拍摄电影的时候,老槐树还有生机。据说这棵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当年挖地道的时候也伤到了树根,几十年过去,虽然老槐树还在,那口大钟还在,但是树已经枯死。铁箍箍着用水泥浇铸的树干,没有树叶,大钟看起来更像是树上的一件摆设。槐树底下是几个小摊,卖拨浪鼓、草鞋一类的小玩意,我们意外地发现了躺在角落里的小人书,从《杨家将》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惜都不全。跟着老板到他的库房里,从角落里翻到一本年代久远的线装书,大半已破损不堪,翻开来仔细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看得人眼底发热,这个地方不可小觑。
马槽地道就在大槐树下的赵大妈的家里,85岁的赵大妈当年挖地道的时候还是十多岁的姑娘,我们提议在马槽前给大妈留个影,她摆着手说什么都不肯,连说“不照不照,太磕碜了”。大妈的老伴杨大爷站在门前的石碾子前,听说我们要拍照,他指指石碾子说,“两块钱,随便拍。”大爷从家里拿出一根木棒插进石碾里就开始推磨盘,背景是墙面上的一行红色大字:誓死不作亡国奴!杨大爷今年已经90岁了,问起当年的事情,他说自己胆子太小,没敢参加民兵营。在冉庄街头随处都可以看到新旧标语,“坚持持久战!”“爱军习武,反对台独”等,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街头最多的店铺就是照相馆,八路、日军、村妇的服装挂在路边的墙上,游客可以任意挑选,三位游客穿上八路的灰色军装站在槐树下合影,神情严肃,中间的一位长辈提醒旁边的小伙子注意自己的手机。照相馆前还摆放着一些游客的照片,大部分都是模仿电影中的场景,包括一位穿着日军服装以雨靴来代替马靴的游客。照片上还附有题词———“高,实在是高!”
遗址的翻新和精神的固守
在槐树的另一侧,中国地质大学会计系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也记录下了灿烂笑容,这一天是他们的主题团日活动,他们选择来冉庄参观地道战,一个学生说来这里钻地道,挺有意思的。冬天的冉庄有一种青灰色的气质,街道冷清,老人们从家搬个板凳倚在墙角双手插着袖口晒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一位大妈告诉我们路上走过的大爷就是当年的老民兵刘大雨,于是上前和他打招呼,老人自顾自走着,嘴里念念有词,墙角的大爷咧嘴冲我们笑。看来刘大雨是个倔强的老人,村里人说他脾气大得很。老槐树附近的十字街头都是老人在住着,村里年轻人都搬到县城去了,地道战遗址也在翻修,村口很多地堡都裸露在外面,路边堆着沙土和砖头,以前的柏油路要被改成方砖路面。冒着烟的拖拉机“突、突”开过去,老母鸡大摇大摆地走着。
第二天清晨,我们再到冉庄。下霜了,路边、麦地里一片晶莹的粉末。十字街头,当年的妇女自卫队队长张景芝就在老槐树下遛弯,精神矍铄,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老人家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这里,她说,离不开啊,还能将这里的事讲给后来人听。太阳冷冷地挂着,老槐树干枯的枝条伸向天空。附近卖抗战饼的小摊也出摊了,刚出锅的抗战饼热气腾腾,中间高高隆起,上面撒了几粒芝麻,吃在嘴里干干的没什么味道。在这里,一切都贴上了那个硝烟弥漫年代的标签,可是又似乎寻不着什么痕迹。风云散去,一切都那么安静。
生活在这里
一座令游客惊讶队员缅怀的地下长城
老外爱把地道当迷宫钻
●宋明,导游
黄金周来的人多,大家就钻地道,在街上穿上以前的衣服拍照,挺开心的。听说以前这里有外宾来参观的时候,就会在村口玩那种类似“捉迷藏”的游戏,因为村口就有许多地堡可以躲藏,而且地道相通,从一个口进去,可以从另外的口出来,他们觉得非常惊讶。
我是地道战遗址的职工,需要给游客介绍的时候,我就当导游。你也能看到,村子里大多都是老人,平时没有游客的时候,这里很冷清,我晚上回县城住,每天都有班车接我们,从县城到这里需要40分钟,挺远的。
放开裹脚布去战斗
●张景芝,冉庄第一任妇女自卫队队长
我18岁嫁到冉庄后就放开裹脚布。1938年我成为冉庄第一任妇女自卫队队长,那个时候白天站岗、放哨、联络,晚上和男民兵一起到张登破坏铁路,到于庄扒铁路,在村外挖沟壕,破坏交通,扰乱敌人。1940年的时候,我和其他妇女自卫队的几十位队员,腿上缠着绷带,脚上缠着铁丝,给前线的子弟兵送粮食。为了加快速度,我们很多人都喘着粗气向前奔了一整天,跑得嗓子都咳出了“血条子”。
村里人也大多没什么文化,我们就自编自唱进行宣传,“抗战、抗战……我们妇女们武装上前线,克服困难,准备反攻,把鬼子消灭完……”如今,当年的老民兵大多都故去了,知道这些事的人越来越少。
敲边鼓
更像是大众在地下的狂欢
从冉庄归来,我把电影《地道战》又温习了一遍,这部电影曾经给很多人的童年带来欢笑。在娱乐匮乏的年代,全国只能放三部电影,《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看过不止一遍。据说这部电影的观影人数达到了18亿人次,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次仔细一看,才发现片头的标题写着“教学片”,这部为了宣传毛主席论持久战思想的电影主题先行,程式化的痕迹重,有时候会很奇怪,为什么充斥影片的说教和宣言并没有消灭故事本身的娱乐性?现在看起来,有许多细节仍然很有趣味,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的智慧总能够让人会心一笑。电影中变化多端的地道出口、还有对地下世界横截面的展示,能满足作为观众的好奇心。一些经典的台词也是广为流传,比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高,实在是高”,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些经典恶搞剧中的许多元素。
电影中的地道,并不严肃神秘,更像是大众在地下的狂欢。正如如今的游客,穿上当时的服装,对当时的场景进行情景再现,娱乐而已。岁月流转,心情也改变。而知道现实地道战那些故事的人,越来越少。
指南
自驾车:走京珠高速公路,从清苑县路口下后,南行3公里,再右拐驶入通往冉庄的县级旅游专线公路。
门票:冉庄地道战遗址20元/人,导游20元/次。
特色食品:到了保定,驴肉火烧不能不吃,清苑县城有“好滋味”驴肉火烧连锁店,驴肉火烧2元/个,香嫩细腻。冉庄当地特色小吃有抗战饼,冲着这个名字游客都会买来尝尝香,1元4个。农家小院的冬枣干脆香甜,拔丝红薯甜而不腻,趁热吃最好。